借“疫”花式降薪,當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 來源:工人日報
- 作者:斯涵涵
- 時間:2020-03-31 09:36:00
疫情期間,一些職工吐槽被降薪的“奇葩”經歷:有人接到HR的電話被告知薪水降10%;有人因沒及時回覆微信羣消息被扣錢;還有人所在公司業績飄紅卻依然被降薪。
疫情給經濟帶來衝擊。為共克時艱,一些企業與員工達成共識,採取降低工資、福利待遇等措施控制運營成本。但也有的企業採取隨意性、強制性的奇葩降薪措施,這於情不合、於法無據。一定程度上,這是一些地方勞動者和企業的地位、權益不對等的反映。企業憑藉優勢地位,出台一些奇葩規定,疫情之下就業難,讓某些企業似乎找到了“合理”的依據,員工也只有繼續隱忍的份兒。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各類降薪看起來可以快速降低運營成本,勞動者也難以反駁,但其實也容易反傷企業自身。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2月份,人社部印發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換言之,疫情期間未經協商單方面決定職工降薪或制定規章制度扣工資,屬於違法。
在疫情中隨意侵害職工權益,一方面可能會帶來後期較多的勞動爭議,損害企業名譽與長遠發展;另一方面,隨意降薪、裁員導致人心浮動、人才流失,疫情結束後重新招聘新人也需要付出一系列成本。
疫情是一面放大鏡。合情合理合法的薪酬制度既彰顯了一個企業家的情懷,也浸潤着成功企業的經營之道。反之,一些降薪行為在違法邊緣試探時,也向市場傳遞了“這家企業不行”的負面信號。
現代企業管理強調以人為本、規範管理,尊法循德、尊重勞動者權益才是企業行穩致遠之道。當然,監管部門更應該主動介入,促進企業規範管理,強化企業與員工的平等溝通,採取多元化的幫扶政策,幫助企業與勞動者共同度過疫情關。
原標題:借“疫”花式降薪,當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責任編輯:王煥煥-
新海南手機客户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户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
帆船帆板隊海口冬訓忙
- 海南圖片
- 2021-01-06
-
山東笏山金礦井下被困人員又傳來一張紙條:再送一部電話備用
- 看天下
- 2021-01-19
-
2020尋找海南最美執業藥師評選活動
- 活動
- 2020-12-22
-
東方、屯昌兩名幹部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海南社會
- 2021-01-19
-
國家税務總局海南省税務局用於重大税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撤出公佈情況彙總表(2020年12月)
- 公示公告
- 2021-01-19
-
《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江東新區條例》解讀
- 權威發佈
- 2020-12-31
-
海南自貿港一週大事記 | 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建設成效首次集中發佈
- 二零二一
- 2021-01-18
-
三亞市常見熱帶水果零售價格表(2019年8月16日)
- 便民資訊
- 2019-08-16
-
海南自貿港一週大事記 | 黃金週假期海南離島免税8天銷售10.4億元
- 自貿專報
- 2020-10-12
-
作家日籤丨姜念光:明亮的時刻
- 海南文體
- 2021-01-19
-
“十三五”期間海南落實水務投資521億元 較“十二五”期間增長130%
- 海南經濟
- 2021-01-18
-
國家發改委: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
- 海南時政
- 2021-01-19